如何在 Twitter、Facebook 及 Instagram 使用“#”主題標籤(1)

圖片 1

過去數十年來,我們的字典裡添增了許多字彙,這一切都得歸功於社交媒體的發展。但在這些新的字彙中,很少有像「主題標籤(hashtag)」一樣地被廣泛使用。

標籤符號(#)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只被大家當作「井號」。而現在,大概只有在電話語音系統引導你操作時才聽得到這種說法。

主題標籤一開始是因 Twitter 而興起,到現在各大主流社群平台包括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在使用。讓我們來探索,到底什麼是主題標籤、好用在哪裡、又該如何應用於 Twitter、Facebook 及 Instagram 呢?

什麼是主題標籤?

主題標籤是由一句關鍵字詞拼組而成、不含任何空格,並在開頭加上一個井號(#)。舉例來說,#InboundChat(線上交談)和 #ChocolateLovers(巧克愛好者)都是主題標籤。

你可以彈性地將主題標籤加在你的社交媒體貼文內,不論是開頭、結尾或其中任何的位置。(這篇文章裡有更多主題標籤的使用教學。)

這些主題標籤將不同使用者的公開對話串連在一起,你只要經由搜尋、點選某個主題標籤,或是使用第三方監控工具如 HubSpot 的 Social Inbox(社交收件匣),就可以找到了。要注意的是,唯有設定為公開的貼文,才能透過主題標籤被別人搜尋到。

主題標籤到底好用在哪?

早在2007年,當主題標籤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時,當時在 Google 工作的 Chris Messina 就看到了其中的價值。他在個人部落格提到,主題標籤的「頻道」概念能夠滿足許多群組討論的需求,卻不會像大部份群組系統一樣承受不必要的管理麻煩。

除此之外,他也認為主題標籤能輕易配合 Twitter(以及目前其他社群平台)的語法要求、彈性、好上手又符合現今使用者的習慣,完全不用逼迫任何人去學習陌生的新技巧。井號能同時符合電話和電腦上的使用習慣,星號則沒有。

將近十個年頭過去了,主題標籤還在持續蓬勃發展中。只要適當利用,主題標籤可以幫助個人或品牌提高貼文的能見度以及投入程度。它也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或回顧貼文的內容、將同樣主題的圖文聚集在一起、並且即時向一群關心同樣議題的人更新訊息。

主題標籤經常被用來集結針對某個議題的討論,像是:

  • 活動或會議,如#INBOUND16(Inbound 2016年會)或#SB50(第50屆超級盃)。
  • 災害或緊急狀況,如#JeSuisCharlie(我是查理)或#PrayForHaiti(為海地祈福)
  • 節日或慶典,如#WorldNutellaDay(世界能多益榛果巧克力日)或#OneHaleOfAWedding(真棒的婚禮)。
  • 一般興趣主題,如#WinterWonderland(冬季嘉年華)或#ChocolateLovers(巧克力愛好者)。
  • 熱門標籤,如#tbt(懷舊星期四)或#MotivationMonday(星期一加油)。

關鍵在於謹慎的使用主題標籤,只有在它們能幫你增加價值的時候才使用。太多的標籤只會一團混亂、讓人煩燥。

相關文章》

 

文章引用》http://blog.hubspot.com/marketing/hashtags-twitter-facebook-instagram


嚴禁抄襲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。

親愛的讀者們,歡迎加入「約瑟夫設計」粉絲團,每天有更多電子商務及網路行銷報導等您關注和分享。加入「約瑟夫設計」Line@帳號,關注最新的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情報,精采文章不漏接。請用手機點擊「加入Line好友」連結,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。

約瑟夫設計 FB line@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